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学者: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第八期“中原碳谷发展”论坛。论坛旨在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构建系统性的产业发展框架,探索推动新质生产力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期论坛聚焦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路径探索,从历史气候研究、低碳技术融合等维度,深入探讨低碳发展的科学支撑与实践路径,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本期论坛由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管理学院承办,特邀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和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双聘副教授裴卿博士,结合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研究成果作专题报告,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
一、论坛内容目录
基于贝叶斯方法重建中国西北地区降水
二、论坛时间
2025年4月17日 周四:15:30—17:00
三、论坛地点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英才校区博识楼3阶3
四、主办和承办单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主办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承办
五、论坛报名事宜
联系人:吴老师,电话:13623830895,邮箱:20151001@zzut.edu.cn,如报名参加本期论坛,请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回执。

报告主题:
基于贝叶斯方法重建中国西北地区降水
内容摘要:
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将历史文献记录与气候代用指标重建结果相结合,以重建历史降水量序列。尽管历史文献提供了丰富的气候与天气信息,但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文献资料以优化气候重建过程,仍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鉴于中国拥有系统且全面的历史记录,且中国西北地区对干旱具有较高的脆弱性,本研究选取中国西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重点分析其降水变化特征。在方法选择上,本研究以基于树轮网络构建的黄河流量数据作为先验概率分布。依据西北地区历史旱涝事件的文献记载,运用语义差分法对相关文本信息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似然函数。通过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分布,进而得到经过历史文献修正的气候代用指标重建结果。该结果在精确性方面较单一方法有所提升,为气候重建领域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新方法,可为未来气候重建研究提供参考。
专家简介:

裴卿,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和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双聘副教授。曾任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剑桥大学研究员、苏黎世大学瑞士国家科学基金支持研究员及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兴趣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气候变化和人类历史,以及数字人文。裴卿博士的研究获得了香港研究资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士国家科学基金、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等资助,发表了七十余篇文章,出版了英文专著一部。裴卿博士获得了多项荣誉及奖项,包括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青年学者计划、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计划、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德国慕尼黑大学卡尔森学者,李嘉诚奖以及太古学者奖等。